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赵昚之死篇 (第2/4页)
感觉… 谁都没招了,最后彭龟年、黄裳、沈有开等人只能请求让嘉王,也就是赵惇的儿子赵扩替他去重华宫探病!这总行了吧?赵惇总算是点了下头… 24日,嘉王去重华宫探病。这本是难得的好事。却不料反而加剧了太上皇的病情… 赵眘看着这个孙子,想到的是这孙子的生母李凤娘!懊悔交集,当初为什么要娶这个儿媳妇。又为什么要选赵惇来当皇帝? 在这种煎熬下,1194年6月9日夜,68岁的宋孝宗赵眘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他死了…赵眘终于走完了他的人生路程,退出了历史舞台。关于他的一生,勉强归纳出这样一句话——他“父亲”赵构,做了一生的坏事,得到了所有想得到的东西。而他尽了一生的努力去做好事,想得到的。却没一样能成功…他是如此的自尊,却料不到连他死后也没法得到平安与荣耀。25天后。就在他的棺椁前,他的神经病儿子、宋光宗赵惇就将被一场宫廷政变所推翻! 不知到了这一步。他是否还会在乎所谓的面子,而从棺材里爬出来,阻止将要发生的这一切… 赵眘的讣闻第一时间送到了东西两府的首脑府上,而不是第一时间交给皇宫。这很反常,但人人都理解并认可… 第一时间交到皇宫?真傻! 10日,这一天非常的幸运,赵惇难得地准时早朝了。左丞相留正、知枢密院事赵汝愚联袂上殿,把他老爹的官方死讯呈给他。 所有大臣众目睽睽紧盯着,只见赵惇很平静地看完、收起、站了起来,往后宫走去…居然什么表示都没! 大臣们拥上去,要求他马上出宫主持太上皇的葬礼!当时情况真可形容为群情激愤、怒不可遏。面对此情此景,赵惇运动神经瞬间暴增,他快速冲出大臣们的包围圈,消失在了皇宫深处。群臣手里,只有从他身上撕下来的半截龙袍… 指望这个人主持葬礼看来是不可能了,大臣们想来想去,只能去请赵构遗孀吴氏出面。吴氏这时年过80,精力未衰。她这一生跟赵构一起经历了非常多波折,如苗刘兵变,搜山检海,哪一次都动辄就有生死大难…都熬过来后,她的意志、见识自然不同凡响! 13日,吴氏命宰执大臣到重华宫发丧,她代行祭奠,对外宣布皇帝陛下得了急病,只能在皇宫大内服丧。 16日,吴氏被尊为太皇太后、谢氏为皇太后。日子一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