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陈桥到崖山_高宗禅位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高宗禅位篇 (第2/4页)

死的不计其数。

    17日,吴璘得到张傅的详细报告,当即命令将姚仲押赴军前。次日,吴璘命姚公辅、赵铨守原州,听其子吴挺节制,不得自为摘发。若擅离所守地,稍失支吾,并斩!

    19日,孟昭率部曲来归,被任命为光州兵马钤辖,部队被安排在淮南西路光州的固始县驻扎。

    21日,海州解围。

    27日,建康府张浚上奏“军籍日益凋寡,当补将士,必资西北之人。能战忍苦,方为可仗。今年北方蝗虫大作,米价涌贵,中原之人极艰于食。请朝廷多拨粮米钱物,付臣措置招徠。人心既归,北势自屈”朝廷当即同意以米万石予之。张浚再度上奏“两淮之人,素称强力。淮北义兵,尤为忠劲。敌人荼毒已甚,报仇之心未尝一日忘也。但器械不备,虽有赤心,不能成事。诚恐一旦奸夫鼓率,千百为群,别致生事。可因其嫉愤无聊之心而招集之。宜置御前万弩营,募民壮年18至45岁者,堪充弩手之人,并不刺臂面,以御前效用为名,各给文帖、书乡贯、居住之处及颜貌、年甲、姓名,令五人结一保、两保为一甲、十甲为一队,递相保委,有功同赏,有罪同罚,于臣之建康府置营寨安泊。请朝廷恩准”再获得朝廷的诏可之后,张浚马上下令“两淮比年累被荼毒。父子、兄弟、夫妇,杀伤掳掠,不能相保。今议为必守之计,复耻雪怨,人心所同。有愿充者,宜相率应募。至于淮北久被涂炭,素怀忠义,欲报国恩,亦当来归,共建勋业”于是两淮之人欣然愿就,全部强勇可用,张浚亲自训练。张浚认为“敌长于骑,我长于步。制骑兵者莫如弩,卫弩兵者莫如车”于是下令大造弩与车。

    28日,赵构任命成闵为太尉、主管殿前司;李显忠为太尉、主管侍卫马军司。同时下诏“朕以不德,躬履艰难,荷天地祖宗垂裕之休,获安大位三十六年。忧勤万几,宵旰靡怠。属时多故,未能雍容释负,退养康宁。今边鄙粗宁,可遂如意。皇子玮毓德允成,神器有托,朕心庶几焉。可立为皇太子,改名眘。所司择日备礼册命。其宫室、官属、仪物、制度等,速讨论典故以闻”

    眘,音义都与“慎”同。意为谨慎、慎重。顾名思义:这是赵构对皇太子的殷切希望,希望孝顺的“儿子”定要反复三思于每一件事啊…定别自作主张!

    赵构终于决定退位。把赵昚推向前台去遮风挡雨,他退到后方只管逍遥享乐。这不仅符合他的个人利益,还能缓和眼下的政府信任危机…他可明正言顺地说:之前对金国的妥协政策的确是错的,而我已付出了代价,皇帝都不当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