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宋金激战篇 (第2/4页)
退出战斗。真州城是不能回了,那里的军力差不多全部顶在了胥浦桥,这时回去等于坐困危城,坐以待毙。于是邵宏渊率残部退向海边… 另一边战胜的萧琦也迅速脱离战场,真州近在眼前,可他视而不见。他的任务是尽最快速度打通江淮通道。为后面完颜亮的中军主力夺取入江口。扬州才是他的目的地,真州及前面的所有城池。对他来说都可有可无…于是萧琦一路向前,直抵扬州! 回过头来说真州胥浦桥之战。军中败类邵宏渊。他打了场很硬的仗,甚至可说是硬得不能再硬了,不愧是韩世忠的兵啊!只不过可惜的是:邵宏渊没有韩世忠那样的不世战力,一生不讲理,可总是赢!这是没法复制的,他像老领导一样硬碰硬,却于事无补… 金军没挡住,自己伤亡惨重,基本丧失了战斗力。从这一点来说,他是个不合格的将军,国难临头,只知一勇拼之。往好里说,是精神可嘉,差一点嘛…这根本不是个指挥大兵团作战的料子嘛! 可再过几年,这一场战斗的过程和结果,乃至于意义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胜负结果变了,邵宏渊从失败者变成了胜利者“绍兴三十一年十月,步司统制官邵宏渊拒虏于真州之胥浦桥,获捷”很高明的文字游戏,亮点不止是最后的“获捷”二字,还有那个“拒”字。单看这句话,明明邵宏渊以一城之众抗十万金军,使金军远离真州,连城门的边都没粘上! 怎样?凶猛吧?偏偏还就是符合史实!萧琦还真就没杀进真州城去! 看意义,真州胥浦桥之战将名列未来南宋总结出的中兴13处战功之中,成为永垂青史、万古流芳的英雄楷模事迹。那么请问:为什么30余年来无数征战,为什么一小小的邵宏渊能排进这十三?能和中兴名将如吴氏兄弟、韩世忠、刘锜等比肩?答案只有一个——嫡系! 邵宏渊虽是军中败类,但却是南宋官方所认可的人!在需要树立英雄榜样的时候,总会第一时间想到他!于是发光发热、荣耀千古… 此时在邵伯埭的刘锜军队得知金军正在强攻真州,害怕扬州也将不守,军情惶惑。等到探者来报扬州城上飘扬的仍是宋朝旗帜时,刘锜果断的说“真州虽失,扬州犹为国家守,当速进”于是火速的从扬州北门进入,安抚使刘泽来见刘锜,说扬州城守不住,劝刘锜退屯瓜洲。刘锜下令:诸军憩歇,徐图所向…就算要撤出扬州,鬼兵主帅刘锜也要在这里进行自己一生戎马中的最后一战!给完颜亮以巨大打击、给南宋以大捷的基础! 20日,任天锡收复商州。在荆湖北路信阳军的赵撙得知金军主力已移向淮河下游,果断决定渡过淮河,攻打金国南京路的蔡州。21日,赵撙攻破蔡州褒信县。 王权假传圣旨“弃城守江”再次从和州逃跑,逃到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