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金国败盟篇 (第4/4页)
失落地叹了口气,这样说 ——“夷狄之人,不知信义,无足怪者”这是对金国败盟的评价,定性为不懂事、没礼貌,属没开化的种群,像精神病一样,不管做了什么,一律免责。 ——“士大夫不能守节,至于投拜,风俗如此,极为可忧”这是对各位留守大人的评价,士大夫临难不死节,真太让人失望了!连基本的君臣协定都不遵守,真是让人担忧! 下面就没了…赵构严苛地批评别人的投降,绕过自己的投降,把之前发生的一系列失策都忽略掉。什么?这很无耻吗?不!这是非常高明的战略!在外敌侵犯时,保持领袖的光辉形象是非常有必要的! 现在,南宋必须迅速做出应对!经分析:战场分成东、西、中三处。西部战场由胡世将迎战完颜撒离喝;东部韩世忠部主动出击,攻击京东路一带。中路战场形势最险峻,面临完颜宗弼的十余万重兵,要由岳飞、张俊两大将合力迎战!不过说实话:这很困难,两大将的防区宽阔,越是兵多将广地大,集结起来就越有难度。完颜宗弼的突然袭击,搞得南宋这边也人仰马翻… 这时,估计南宋朝廷上下没人会去关注一支18千人的部队已杀入了河南敌占区! 东京副留守刘锜率八字军从临安出发,以900艘船装载,走水路渡长江,向开封进发。当金军铁骑漫延整个北中国时,他已进入淮河流域,临近京西北路的颍州顺昌府城。它“襟带长淮,东连三吴,南引荆汝,其水洄曲,其地平舒,梁宋吴楚之冲,齐鲁汴洛之道,淮南内屏,东南枢辖”看着很险要,可实际情况是城既小、墙又矮、没军械、没人手,当年就是个小府城,这时经十多年兵火洗荡,更破败不堪! 摆在刘锜面前的选择题是:他是进呢?还是不进呢? 不进是理智的,因以18千的八字军,与完颜宗弼的十余万重兵相比,实在悬殊过甚,无异于螳臂当车。奋一时血气之勇,赔光南宋本就不多的军队,尤其是开战之初就全军覆没,这对士气是无可挽回的打击!难道刘锜敢说他必胜吗? 这是一番道理,可从另一层面考虑:什么是理智?是大局?没局部哪来的大局。面对侵略,必须要做到人不分老少、地不分南北,一寸山河一寸血,像几百年后面临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时那样,每一个中国军人都抱定随时战死的决心,才能顶住日军攻势,保住中国最后的国土! 大局是领袖考虑的,局部是军人的职责!历史只会记录决战时的胜负,可之前的每一场角逐,都是决战胜负的基石! 刘锜选择进驻顺昌,就在顺昌之战打垮金军!时间是1140年5月17日。进城后,刘锜和他的八字军都真切感受到了冰火两重天。(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