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议和前奏篇 (第2/4页)
东阳镇。8日下蜀镇、9日镇江府、12日吕城镇、13日常州、14日无锡县、15日平江府、18日吴江县、20日崇德县、21日临平镇。22日回到临安府… 3月5日,礼部尚书刘大中升任参知政事、兵部尚书王庶升任枢密副使。6日。枢密使秦桧被任命为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宋朝宰执大臣按职务顺序排列是:首相赵鼎、次相秦桧、副相刘大中、枢密副使王庶。前三个人紧紧团结在一起,最后的王庶被孤立了…… 王庶不久前还是荆湖北路安抚使。是岳飞的同事,两人堪称志同道合,都是力主直线报国的人。他坚决反对议和。于是4月7日,王庶被赶出朝廷,被派往江淮沿岸视察边防… 4月,宋使王伦在祁州与大金左副元帅完颜昌相见。之后由完颜昌派人护送前去见金熙宗。在完颜宗磐、完颜隽等人的一力促成下,完颜亶正式派出和谈使者兀林答赞谟石庆充两人前往南宋临安和谈。5月23日,赵构任命范同、刘光远2人为正副接伴使。27日,任命王伦、蓝公佐2人为正副馆伴使,负责接待金使。 乌陵思谋是当年宋金海上之盟的金使之一,估计当时与马政、马扩父子交情不错。所以一入宋境,就到处打听马扩的所在。在王伦建议下,27日,赵构召利州观察使、鼎州知州马扩速赴临安。 6月14日,范同上奏金使已至常州。奉迎梓宫副使高公绘则出使归至临安。赵构再一次向群臣强调了自己所以要议和的原因“太后春秋已高,朕朝夕思念,欲早相见。故不惮屈己,以冀和议之成。然有备无患,纵使和成,兵备亦不可废”参知政事刘大中答“和与战守本不相妨。若专事和而忘战守,则堕敌计中也”王庶身在庐州,却仍不断上疏反对议和,提出三策“上策:扣拘金使,金必怒而发兵,则我以堂堂正正之师将其击溃;中策:陛下绝不可与金使相见,一切由大臣出面,探得金国底线,那时再做定夺;下策:厚待金使,示以怯弱。待其回国,则派精兵尾随突袭,破之必矣!如今人情思愤,皆愿为陛下一战。望陛下英断而力行之”19日,枢密副使王庶受诏还朝。 21日,行营中护军统制军马张宗颜受命主管淮南西路安抚司公事,以七千人驻屯庐州、中护军统制官巨师古以三千人驻屯太平州。又命刘锜移防镇江府、韩世忠分兵守天长军、泗州2处。争取重新构建一个因刘光世被罢、淮西军变而导致巨大破绽的江淮防御体系。 面对王庶趁机抓住乌陵思谋这个死敌,先报仇于万一的倡议,宋高宗赵构凄然摇头“王爱卿,你忘了一件重要的事。现在不能杀这个人啊,更不能阻挠议和。太后陛下还在北国受难,眼下是唯一能接她老人家南归的机会。朕以孝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