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藕塘之战篇 (第3/4页)
一辈子!赵构感动,小杨真是太好了,可继续着重培养… 以上这一战就是南宋史上非常著名的藕塘之战。这一战在纯军事意义上实在乏善可陈,没什么大不了的。因对手是战斗力普遍低下的伪齐军,里边还大量充斥着临时招募的平民百姓,这样的军队数量再多又能怎样呢? 只此一点,即决定了藕塘之战的含金量。但它政治意义却无比深远!它是根导火索。上接岳飞的第二次北伐,转折点清晰可见! 在金国一方,废刘豫的伪齐国终于被提上了小皇帝完颜亶的龙案之上… 南宋一方,回顾下此战中最上层人物的表现。当伪齐军队换上女真人衣服走上战场时。皇帝赵构、首相赵鼎都慌了,他们除准备后退至临安,且下死命令逼迫张俊、刘光世反击外,还十万火急地征调岳飞再一次援助淮西。这时岳飞的眼病急剧恶化,白天时几乎看不见东西,且他的军队刚刚结束远征,累啊,主要还有饿啊!都没恢复过来,但仍闻诏即行! 当岳家军赶到时,藕塘之战早就结束了!赵构很尴尬、赵鼎很羞愧。这时他们知道上刘豫的当了,可上位者自然有他们的遮羞办法。两人进行了次公开性问答: 赵鼎“从这件事上能看出前方诸位大将对朝廷的尊敬,每个人都很听命令” 赵构连连点头“是的!刘麟败北,朕不足喜。诸将知道尊敬朝廷,才是真正可喜的事啊”难堪面前转移目标的功夫举重若轻。炉火纯青。 可惜有个人决定狠狠揪住这次失误大做文章,从而实现“帝国实权第一人”的愿望。11月,这个人从前线回朝了:张浚! 次相、知枢密院事、前敌总指挥张浚张大人早就看首相赵鼎不顺眼了,别看是赵鼎把他从深渊里捞出来的,可两人工作方式、从政理想都差距太大了,堪称鸿沟! 赵鼎是一抑外必先安内的人,他时刻紧盯着长江以南这一亩三分地。口头禅是“先发展自身,等国内一切都充裕富足了,兵也都练好了,再去想外面怎样” 张浚嗤之以鼻,赵鼎的观念看似妥当,其实简直不可理喻。请问到什么程度才算富裕?北宋仁、神两朝算不算?可那时仍有无数官员嚎叫国家太穷。民生太穷,公务员太穷,没法出征。以战养战懂不懂?战争中我方在消耗,敌方也在消耗,得失之间要两边审视懂不懂? 赵鼎在张浚眼里就是一鼠目寸光的胆小鬼!一挡住他理想的绊脚石!如这次征调岳飞纯粹是个昏招!岳飞一动。荆襄无人,那边被突击怎么办?眼见得是拆了东墙补西墙,好几次了你总是这一套补的办法!女真人再笨,迟早也会抓住机会的! 首先12月1日,在张浚的力荐下,临安留守秦桧被紧急召往平江府,准备与张浚搭档,接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