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陈桥到崖山_赵构再逃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赵构再逃篇 (第3/4页)

照、已成《东京梦华录》里那不厌其烦的絮絮文字,而曾经的百万人口,只剩下几万人。其中壮年男子只有几千人。如有谁走进去,除遍地的饿殍死尸外,估计什么也不会看到…而这一切,都是那位留守大人杜充的“功劳”

    既有功。就要赏?赵构升杜充为同知枢密院事。升官制里写道“杜充徇国忘家,得烈丈夫之勇;临机料敌。有古名将之风”杜充居然是烈丈夫、古名将?

    不过名将兄不领情,当升官制颁布后,杜充第一时间立即得了中风,躺倒起不来床了。他声称由于身体原因。没法办工,自然也就没法上任…赵构闻弦歌而知雅意,知道这是名将兄嫌官小,这好办,一道圣旨颁下去,13日,尚书右仆射吕颐浩升任尚书左仆射。而杜枢密则从西府升入东府,成为尚书右仆射即次相,再兼御营使!杜充的中风瞬间痊愈,4天后高高兴兴地上班…

    15日。杜充以次相之职兼领江淮宣抚使,统兵十余万,留守建康府。御前左军都统制韩世忠为浙西制置使,防守建康东面的镇江府。太尉、御营副使刘光世为江东宣抚使,防守建康西面的太平州、池州。皆受杜充节制。御营使司都统制辛企宗防守苏州吴江县、御营后军统制陈思恭防守福山口、统制官王琼防守常州。

    这问题实在值得深思一下,为什么杜充从开封一路跑到建康,赵构不砍了他、反而升他做宰相、再次让他留守呢?难道赵构不怕杜充再搞一次长江大改道?这次要把他逼下东海里去?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杜充的逃跑和之前赵构的作为很相似,两人都是把开封城、大宋百姓看得一文不值!官本位、个人安全思想至上。所以杜充跑到江南来,赵构不觉得有什么不好,反而很知己、很高兴。当此危难关头,杜充过江,分明是上苍保佑,给赵构我送来一尊护法大神!于是这尊护法神又一次被委以留守重任。

    刘光世、韩世忠都对这位“声名显赫”的留守大人心里没底,纷纷请求撤换杜充。赵构大怒,令刘光世马上率军出发,去该去的地方防守去!不准再进行宫门一步!刘光世无奈受命。26日,赵构从建康府出发,御前右军都统制张俊、御营使司都统制辛企宗率兵随行,往两浙路而去。28日到达润州镇江府。

    29日,张浚来到京西南路的首府襄州襄阳府,在这里做20日的短暂停留,召集各级地方官,命他们做好迎驾的准备(张浚当时提出建都荆湖北路鄂州的武昌,并得到首相吕颐浩的支持。但当张浚启程赴川之后,吕颐浩推翻前议,认为西行不妥,仍旧往东逃难。但张浚不知道,所以他仍要这里做好迎驾的准备)

    这几年,大宋西军破败了,不止战斗力下降,更严重的是派系林立、各自为政,西北6军——永兴、鄜延、环庆、泾原、秦凤、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