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南宋立国篇 (第2/4页)
日,置御营司,以王渊为都统制。韩世忠、张俊、苗傅为统制。近臣黄潜善、汪伯彦为御营正副使,各领亲兵千人。负责保卫赵构本人的安全。 第八个:儿子。13日,封临将待产的潘氏为贤妃。 13日,北狩的渊圣皇帝赵桓到达代州。从开封一路随西路金军凄凉北上,沿途无人敢接驾。来到代州。只见滕茂实跪迎道旁。滕茂实本因其兄降金,故深受左路金军主帅完颜宗翰赏识,却没想到滕茂实给玩了一手‘抬棺哭道’的戏,宗翰大怒。逼令易服。茂实誓死不从,并要求与故主同行,宗翰亦不许。 16日。张叔夜自己扼死自己。 本月,曹勋经千难万险,终于从幽州直下来到应天府,见到了宋高宗赵构。带来了宋徽宗、韦贤妃、邢夫人的最新消息。宋徽宗曾写密诏于衣领中,并对曹勋说“我梦四日并出,此中原争立之相。若百姓拥戴康王,千万叮嘱他来救父母”同时,韦贤妃也自做家书、邢夫人亦脱下与赵构定情时的金环,统统交给曹勋,请他转告宋高宗“愿如此环,早得相见”临行,宋徽宗还密语曹勋“太祖皇帝曾有誓约,藏之太庙。誓不杀大臣及言事者”也许是赵佶也早了解自己这儿子是个怎样的阴狠角色,故要以‘太祖誓碑’约束之。但历史将证明:赵构显然没将这一誓碑放在心上,他是两宋15位有成年行为能力的帝王中最狠的一个,几乎是先天性带着残忍的基因!他不止不怕杀人,甚至是敢于杀人、勇于杀人,且一旦他对某人起过杀心,那么哪怕事过境迁,大家都把这件事忘了,他仍会牢牢记住。不知什么时候就会算个总账,把想杀的人杀掉… 所谓的太祖誓碑,最早见于南宋人叶梦得在《避暑漫抄》中的记载。上面说赵匡胤在962年曾密立一碑,藏于太庙寝殿之夹室,平时用销金黄幔遮蔽,在祭祀太庙、新天子即位时方可启封。谒庙礼毕,奏请恭读誓词。届时只有一不识字的小太监跟随,天子在碑前跪瞻默诵。直到靖康之变,太庙洞开,人们方得看到此碑。高七八尺,阔四丈余。上刻誓词3行:一“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行戮,亦不得连坐支属”二“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三“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灭之”…关于太祖誓碑的真伪,史学界尚有不同意见。但无论如何,宋朝尊重士大夫的风气为历代仅见。而柴氏子孙终宋一朝,也未有被戮事件发生。《水浒传》中的柴进之所以能在家中收留那么多江湖泼皮无赖,仗得也正是自己是周世宗后人这一条… 6月1日,李纲到达应天府。同日,宗泽亦至。实话实说,两宋之交的第一名相这趟来的实在不容易。有一叫颜岐的居然上奏说:张邦昌是金人喜欢的,那么他虽已是三公、郡王,还应加封同平章事,让他更显赫。李纲是金人所厌恶的,虽已是首相了。也得趁他没上任就罢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