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灵素登场篇 (第3/5页)
本年宋夏之战,宋军攻破仁多泉、臧底河2城,屠城而归。新筑震武城。唃厮罗旧辖之地尽入于宋。11月,为报复宋军屠那2座城之仇,西夏数万精兵攻打泾原路的靖夏城,亦屠城而归。 政和7年(1117)1月11日,殿前都指挥使高俅被任命为太尉。 大家印象中的高太尉是集卑鄙无耻、懦弱残暴为一体的妖孽人物,在《水浒传》恶人排名榜上,他比蔡京都高,雄居北宋第一!可真实的历史中,他实在恶得有限… 高俅没文凭,属自学成才。据分析他的“才”应很不错,因他能在北宋第一文豪苏轼手下做些抄抄写写的活。以东坡之才情,怎能忍受一字写得难看、行文粗陋的人在身边呢?所以高俅无论言谈还是文字能力,都至少在中人之上。 苏轼是很喜欢高俅的。在被排挤出京城到外地当官前。他把高俅推荐给别的高官。第一个是曾布。但很遗憾,曾布说手边人够了。于是只好另找别家。高俅投靠了驸马都尉王诜。这是个不称职的驸马,王诜的生活太香艳了,成天招蜂引蝶,活生生的把蜀国长公主给气死。结果把宋神宗惹得大怒。公主刚安葬,立即把王诜撤职。可这不耽误王诜和赵佶间的私人友谊。两人是宋朝宗室里的绘画高手,每天恨不起25小时腻在一起… 某一天,王诜派高俅给端王赵佶送一梳头用的篦刀,当时赵佶正在踢球。高俅的机遇到了,他目不转睛地看,看得未来皇帝主动问他:你看什么。会踢吗?高俅不要太会踢哦!那天他超水平发挥,一下把赵佶踢成了球友,每天都离不开他。从此他成了赵佶的亲信,等到赵佶登基。他跟着鸡犬升天,做到了殿前司最高长官。 从此之后,北宋的军队就变味了。具体说:高俅把国家军队当成了自己的工程队,给他盖房子、修花园。当成了手工作坊,军人加工器皿,运到外地去卖。当成了跟班的,每天不去训练,陪他东走西逛。还被他没收了军饷,没生活来源,逼着军人们从事各种额外工作去养家糊口…在这过程中,北宋京师重地的禁军完蛋了,军事素质一泄千里,等到大难临头,尽管人数众多,却毫无战斗力可言! 另一方面,高俅则显得很有人情味。他饮水思源,始终记着苏轼推荐之恩。苏轼死后,每当苏家子弟进京,高俅都会多方照应。 于是军界之外总会说高太尉厚道、高太尉仗义、高太尉不忘本…不管怎样说,高俅都不招人恨。哪怕军界内部,也没人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