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陈桥到崖山_赵佶转型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赵佶转型篇 (第4/4页)

殿上首演。宋徽宗大喜,亲赐名《大晟乐》并下旨:旧乐从此勿用…

    九鼎筑成、九成宫建成不久,也就是赵佶的兴趣彻底转移,宋、辽、夏三国谈判的时段。可这时,赵佶的心思根本不在谈判上,他期待着首相蔡京还能带给他什么惊喜?

    某一天,蔡京很清爽地进了宫,几乎啥也没带。如说带,只有两三个奴仆抬着张竹床,上面盖着黄色帛帕。黄色盖着?很显然是贡给皇帝的,赵佶也很好奇:这蔡京究竟在搞什么把戏?在他看来,这张竹床很小很轻,注定了抬不了重东西,里边玩意绝贵重不到哪去…猜对了!黄帕揭开,下边一片清翠,居然只是三两株小黄杨树…

    黄杨,木本植物里的常绿灌木类。一般用在庭院栽培上,或用来做绿色篱笆墙。有那么一点点观赏性,可毕竟它不开花不结果,要说大雅还真雅不到哪去…

    可赵佶的眼睛却精光闪现…天天都在大雅之堂里混日子,都快雅吐了,现在越是乡土、越是自然、越是民间的东西,才越是高档的!

    皇帝当场就爱上了这一簇清翠,可光这样仍不满意:蔡爱卿,你还有什么新创意吗?蔡京想了想说:陛下,今天咱就先玩到这儿,过两天,臣再带陛下去一个地方…

    几天后,赵佶如愿以偿,他就像传说中的刘姥姥初入大观园一样,彻底看傻了。虽啥也不懂,但就是爱看!在他眼前的是一片错乱有致、低矮相间、竹篱茅舍式的房子,样式新颖极了。可光这些还不能吸引他。蔡京独出心裁,他从江南苏、湖2州运来了几块太湖石。太湖石以千姿百态、灵动天成著称,把它们巧妙地嵌入这些房子之中,赵佶一下子就入迷了。到现在为止,他还没出过开封城,只读过万卷书,没行过万里路,哪见过这些大自然的杰作?受不了,真的受不了了!赵佶下旨在江南的苏州设置专门部门应奉局,给他搜罗这些不值钱的石头!石头,从此伴随了他的前半生…

    为了能搜罗到自己心中梦寐以求的石头,就要找到能人来主持应奉局。能人是谁呢?能人姓朱!这是蔡京当年被贬杭州时结交的一个朋友。说实话,当初他身为一朝廷大员,还真就没把一南方土著放在眼里。可稍微接触后,蔡京立即服了。

    当时他在杭州呆得无聊,四处闲逛逛到了苏州。苏州自古多园林,让蔡京留连往返,沉醉中他觉得应留下点纪念。做什么呢?蔡京认为盖点宗教性建筑最好。宗教场所人的流动性最大、口碑相传最远,尤其是能一直留传下去,不像某个菜市场一样,今天盖明天拆的……

    于是蔡京选中了座大寺庙,想在里边加盖座精致的僧舍。想法是好的,但钱从哪来?他现在是个贬职的京官,自身难保的……寺里和尚给他出主意。本地有位大能人,叫朱冲。他如出面,这事一准能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