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陈桥到崖山_哲宗驾崩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哲宗驾崩篇 (第3/4页)

  最重要的是第一项,她很清楚:大臣里有刺头,掌权的新法集团一贯和她作对。尤其是章惇!她必须得和这人较量一番!

    见面时,向太后第一时间哭了,边哭边说“国家不幸,大行皇帝无嗣,要立谁当皇帝,得早作决定啊”

    章惇厉声回答“当立大行皇帝的同母弟、神宗皇帝第13子、简王赵似”他是首相,有权力第一个回答。他有胆量,连第一老太婆高太皇太后都敢废除,何况这个次等货色!由谁掌权太重要了!不是宋哲宗亲政,怎有新法集团的复兴?所以这皇位必须落在赵似头上,只有这样才能杜绝旧党复辟!

    向太后很稳,抛出一看似绝对正大光明的理由“老身无子,诸王皆神宗庶子”多博大!我没儿子,所以谁也不偏向,所以什么同母不同母的?根本就没有嫡。全都是庶!

    章惇郁闷,因没法反驳。谁让宋哲宗亲政的6年里,居然没把生母提到太后的位置!他只好转移话题,说现在既然没有嫡。那么就该立长!选年龄最大的,是神宗皇帝第9子、申王赵佖!

    说出赵佖,在场的人都鄙视了下章惇——首相今天很幽默嘛?这种事也能开玩笑?申王赵佖是独眼龙,自古以来残疾人当大臣都不合适,谁听过瞎眼人当皇帝?

    果然,向太后很轻松就驳回了这一条,随后提出了自己心目中的人选:有一人,福、寿、仁、孝俱全,是皇帝最佳人选。而这4字评语不容怀疑、不容反驳、不容抗拒!因这是大行皇帝宋哲宗亲口说的!要问这人是谁?就是端王赵佶!

    这句话,出于先帝之口、由太后转诉!还有更高规格吗?谁想搞事。简直是和太后作对、和先帝作对、和马上就要即位的这位四佳皇帝作对!2个字——找死!

    但真有人跳出来了!章惇在这件事上都敢唱反调“端王轻佻,不可君天下”轻佻指不稳重、不沉着。看似没什么。可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后来发生了什么,由此可推断章惇的出发点——他和赵佶没私怨,赵佶也不是旧党,章惇没半点必要和赵佶过不去。那为什么这么做?只能是对宋朝前途的考虑…

    机会出现了,在中国古代,一个皇帝的诞生,哪怕开国皇帝,都有一必要程序。那就是全体通过。例子请参考赵匡胤、郭威被黄布包起来的过程…和平年代也一样,除非有明确的传位遗诏,不然更得全体通过!现在章惇豁出一身剐。要把赵佶拉下马!向氏就是皇太后也不好办!毕竟反对的人是首相,该首相手下还有整整齐齐的超庞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