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陈桥到崖山_党派纷争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党派纷争篇 (第2/4页)

帝的龙椅!可她愤怒!程颐,亏你还是司马爱卿推荐的人,居然这样顶撞哀家?

    太皇太后正在酝酿情绪,程颐已调转枪口“宰相大人,对!说你呢,吕公著!别看别人,你知道你的问题吗”吕公著有点懵“这里还有我的事吗”程颐冷冷盯着他“知道怎么当宰相吗?皇上生病了没上朝,你知不知道?如不知,你是失职!知道而不问候。你是不忠!你自己说,你是失职呢还是不忠”吕公著不说话,整个大殿没人能说出来什么话…当天程颐威风凛凛地下殿走了。背后是片哭笑不得的目光…

    8月,程颐被罢免帝师、赶出京城。圣人的京都生活结束了,留下了一大堆疑团,在学术界、政治界都惹起了经久不息的争论。如他真的是推己及人吗?他坚持真理,一丝不苟,于是也同样要求别人?

    只是很奇怪,他在区别自己和文彦博间的不同时,表现得很世俗啊!他很清楚怎样给自己争地位,那时可看不出他和凡人有什么不同?通过这件事可看清所谓理学的根本性质——说一套做一套。对己宽、对人严。

    洛党的一号干将贾易随着他的师傅、党魁也一起被赶出京城,洛党势力一下子崩盘了。回头再说贾易的被贬。他死死咬住了苏轼,由苏轼咬到苏辙,在二苏之外,重点打击对象是御史台的同事吕陶。怎么打击呢?贾易仔细搜集了下苏家兄弟身边的四川籍同僚,凑了些人数后,归纳出一响亮的名称“蜀党”这词出现后,吕陶立即落荒而逃。7月16日,吕陶主动辞去言官职位,连京城都不呆了,申请调到外地工作。在他来想,这样他所谓的蜀党身份,连带着蜀党是不是存在都不言自明了吧?怕了你!不玩了,我躲行不?

    贾易说:不行!你就是蜀党!哪怕到地方上当官,离着苏轼十万八千里,你也是蜀党!

    终于有人看不下去了,欺负人也要有个限度。当朝资格最老的元老文彦博、宰相吕公著、前代名臣范仲淹之子范纯仁,这3位最有号召力的人出面,劝贾易适可而止,差不多就行了…

    这样大的面子,换谁都能满足了吧?可贾易不!他转身回家写奏章,文彦博、吕公著、范纯仁都是蜀党的幕后老大,就是他们在搅风搅雨,让宋朝不得安宁…

    郁闷的是,宋朝最大的这3位大佬就此默默无声退了下去,他们忍了,随便贾易想怎样就怎样…很奇怪吧?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就在“蜀党”这2个字上…

    说实话,贾易他做了件划时代的事。在这之前,习惯上人们总说王安石为首的是新党,司马光为首的是旧党。但这只是习惯上的,官方不认可、当事人也不认可。往前推几十年,庆历新政时也提出过结党问题,可争来争去都只是些名词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