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陈桥到崖山_安石罢相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安石罢相篇 (第4/5页)

理啊。皇上您得多想想”

    这时神宗皇帝满腔怒火再也控制不住,对弟弟吼了句“是我败坏天下吗?那就换你来当皇上”

    岐王哭了,他非常伤心的说“至于这样吗”

    大家看完有什么感想,觉得赵顼是在小题大做吗?不!无论“奶奶”还是弟弟,都在做着封建时代里最危险的一件事——干涉皇权!居家是父子、临政是君臣,这才是皇权的意义!在这意义上,曹老太太和颢二弟,都是在找死,犯了祖宗家法!就算是宋朝官家们超宽容,不会因此而治他们的罪,他们自己也要明白犯的错有多大!

    不是亲生的奶奶、一不懂事的破小弟,这两人意见皇帝可忽视、可怒吼。但接下来是亲生母亲出场了,情况就会不一样。

    未来无比神勇彪悍的高太后生平首次就政治问题发表意见,态度居然很煽情?是哭着对儿子说的“你就让王安石走吧!他把天下都搅乱了,大家都没法过日子了”神宗皇帝默然。上天发火、后院也起火,这让他怎么做嘛!

    之后就是《流民图》和司马光的奏折相继递上,皇帝终于彻底失去自制,把苦心经营了5年的新法全部罢除…

    现在要弄清楚的是另一件事:皇帝的奶奶、妈妈、弟弟是出于什么原因说了这些话?传统史书给出的答案当然就是王安石非法乱政、搅乱天下!三位顶尖皇族出于天下公义,才冒险这样做的。这让人联想到反对派们一句口头禅“天下皆以为然”动辄一副官场代言人、甚至天下代言人的架势。那就看看他们到底有多少人?有个非常准确的数字。王安石当政6年间,反对派们被贬出京城的官员总数30人左右,其中包括13位台谏言官。这数字和大宋朝超级庞大的官员总数相比,宛如九牛一毛吧?就算他们都是京城大佬,每人都有大批人脉关系,就能达到“天下汹汹”的程度?真要像他们所说的,全体官场都反对王安石,那么5年间这么多政绩都是由谁干出来的?

    很明显“出于公义”根本不靠谱。这些躲在皇宫里、表面上万事不管的富贵散人们,其实也早被王安石砍掉了命根子、断了财路!总体来说,王安石得罪了士大夫阶层,而士大夫阶层只是个统称,里边还有各种详细划分如地主阶层、官僚阶层等等。新法多种多样,把它们得罪了个遍…

    如青苗法损害了地主阶层利益、免役法损害了官僚阶层利益、市易法损害了大商人利益。而损害神宗奶奶、妈妈、弟弟利益的新法,叫“免行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