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贵妃薨逝篇 (第4/5页)
,让国家在灾难不断(黄河大改道。现在还没搞定)反叛不断(王则、侬智高造反,已搞定了)的局面里兴旺起来。 这多好,可惜天不从人愿。皇帝的悲哀突然降临,他最心爱的人死了。皇祐6年(1054)1月8日,张贵妃暴病身亡,年仅31岁。 从这时起,仁宗皇帝的神智和身体都大受打击,他承受不了最心爱人的离去,逐渐变得精神恍惚、沉默不语。 但整个大宋官场却对张贵妃之死非常高兴。张贵妃之死,让所谓的“张氏集团”骤然崩溃,没了枕头风,看张尧佐、文彦博之流还怎么升官发财,尸位素餐!这真是大快人心,从此世界又变得公正了!至于皇帝本人的感觉嘛,就不是我们要管的了!儒家学说里,人活着,有“礼”这种东西来规范着。人死了,同样也有各种相应标准去埋! 悲伤?那好办!您可用輟朝、成服、追赠之类的办法来表现。一切都有制度,保准您生荣死哀、风光体面! 于是他们就全体愤怒了,真搞不懂皇帝您怎能这样出格呢?赵祯给自己心爱女人的出殡礼仪定在了最高规格上:以皇后之礼殡葬! 严格说来,赵祯这样做是有前科的。当年被他废掉的郭皇后暴死,他也以皇后之礼发送,完全不顾刚娶进门的曹皇后什么感想。可那情有可缘,毕竟郭氏曾母仪天下,除“耳光门”事件外,没任何出错的地方。可这时的张氏完全不能等同,一介贵妃而已,且时常干政,受贿丑闻都牵扯到当时宰相、御史中丞等一大堆高官、还有她那让所有人咬牙切齿的伯父!这样的女人,不打进冷宫都是便宜了,凭什么再追封皇后? 可赵祯不管谁反对,他一意孤行。在张氏死后第四天、12日,追赐其“温成”皇后,在皇仪殿为其举丧,輟朝7日,天下禁乐1月,皇帝本人亲自成服,到发丧的20日,率文武百官,护送灵位出宫,进奉先寺。这一切规格是无可挑剔的皇后丧仪,说实话,就连当年的“北宋武则天”刘娥皇太后都没能享受到!本注定了只能给一个女人预备着,就是现东宫之主曹皇后。可她又消失了,史书没留下她这时的活动记载。这位贤德到成了习惯的女士继续沉默。可她应有的权力自有别人来为她维护! 为了皇后头衔,整个御史台在现任老大孙抃率领下全体出战,和皇上闹得你死我活。半点没夸张!因事后皇帝没妥协,他们真的全体辞职,撂挑子不干了! 丧礼时,对抗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