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潇洒撤军篇 (第2/5页)
道“亲家,你为什么不劝我一杯呢”魏仁浦举杯移前,到了跟前,赵匡胤没改国家大事于酒中办的习惯,一饮而尽,轻轻对魏说“我想拿太原做开酒菜,如何”魏摇头“欲速而不达,望陛下三思” 之后,赵匡胤三思后仍选择了亲征北汉,魏仁浦随军出征,却是半路就突然染病,此后一直留在驿站养病。太原城久攻不下,魏仁浦病也日重一日,最后病死异乡。 魏仁浦死了,他的话又重新回荡在赵匡胤耳边“欲速而不达”皇帝重新开始审视自己这次亲征:也许真是自己太急了,可跟中原斗了十多年的刘承钧死去、太原第一大臣郭无为愿为自己所用、北汉皇帝换的比换衣服还快。这些不都是绝好机会吗?而北汉被分化削弱打压了十多年,还没到瓜熟蒂落之时吗? 继续强攻,应有机会拿下太原,但代价太大了,一座太原城得用多少白骨去换?刚刚禁军另一高级将领李怀忠在攻城时就差点被射死。而其它形势也已变坏,先锋来到太原城下已4个多月,自己来到太原也已2个多月。闰5月夏天来了,雨水来了,日渐温暖的天气滋生了细菌,宋军驻营甘草地上,潮湿暖热的天气已使营中腹泻流行。只怕到时不被敌人击倒,也会被疾病打垮。更不用说,辽国在5月立了萧燕燕做皇后之后,第二批援兵已向太原而来。到时以病疲之师对阵契丹铁骑有多少胜算? 无论如何,是该考虑退的时候了。可禁军大佬们不干了,太丢人了。他们号称天下第一军,却拿不下弹丸的太原。以后回到汴梁怎么跟人吹牛?以赵廷翰为首的他们纷纷到皇帝面前请战,要求再攻一次,愿以死换取胜利。赵匡胤再次展示了他收服人心的高超情商,扶起那些将领,脸上充满怜惜“你们都是我亲手训练,皆可以一当百。今天我宁愿不要太原,也不让你们再冒风险,去蹈必死之地”萬歲之声响彻全营!见过潇洒的,没见过撤退都这么潇洒的。 此时辽国第二批援军已在他们的北院大王耶律屋质率领下到达太原城西。他们没有发动攻击,而是鸣鼓举火。向城内外的刘继元、赵匡胤同时送出信息。且有迹象表明:辽国的南院大王耶律斜轸也已出动,正兼程赶来。辽国派出如此高规格的两院大王,留给赵匡胤的选择只剩一个:马上撤军!李光赞、赵普都是如此劝他的。 闰5月7日,赵匡胤最终下定决心撤兵。16日从太原出发。6月18日回到开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